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科工商務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xù)?
繼續(xù)訪問放棄
《以“五心五建”,打造“暖心臺山”》
在《精神文明導刊》2023年第七期刊發(fā)
全文如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落實落細《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素有“中國第一僑鄉(xiāng)”之稱的廣東省臺山市創(chuàng)新開展“暖心臺山”建設,以“五心五建”為抓手,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助推經濟社會發(fā)展。送暖意、踐暖行、表暖心,文明之舉在僑鄉(xiāng)大地蔚然成風。 用心筑建“暖情臺山”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組織體系全覆蓋的優(yōu)勢,打造“三網”矩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入百姓生活、走進百姓心里。織密“宣講網”,構筑群眾精神家園。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為主體,組建“巾幗”宣講團、“好人”宣講團、“五老”宣講團等特色宣講團28支,用“群眾”語言把黨的理論政策講成革命故事、紅色故事、身邊故事。推出《百年黨史》《紅色印記》等宣傳欄目和專題紀錄片,以“線上移動課堂”的形式,讓“黨的聲音”深入人心。拓寬“陣地網”,搭建百姓風采舞臺。打造“黨旗號”海上流動講堂、“榕樹講堂”“漁港講堂”等宣講特色品牌,將理論宣講搬到漁港碼頭、田間地頭,融入百姓生活中。并將紅色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本土紅色歷史題材《鐵骨丹心林基路》《暗香》等作品,通過千人快閃、話劇、小說集等形式,將“官方語言”轉變?yōu)椤班l(xiāng)音土話”,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搭建“傳承網”,編織青少年成長搖籃。持續(xù)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進課堂。圍繞“傳承革命精神,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開展“金扣子”精品思政課展評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組織開展黨史進校園活動,并發(fā)揮濱海松苑、華僑文化博物館等8個文明實踐點的作用,組織未成年人觀看紅色電影、傳唱紅色歌曲、實地參觀學習,厚植愛國情懷。 一心齊建“暖民臺山” 堅持“共建共享”原則,廣泛發(fā)動海外鄉(xiāng)親、港澳臺同胞支持家鄉(xiāng)文明城市建設,構建“暖民暖情”的社會環(huán)境。深耕慈善公益。臺山有旅外鄉(xiāng)親180多萬,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多年來,臺山海內外熱心鄉(xiāng)親發(fā)揚“情系困難群眾、熱心公益慈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捐贈人民幣近數(shù)十億元,主要用于捐資建校、助老助殘等領域,臺山一中、臺山僑中、臺山人民醫(yī)院、臺山圖書館等捐贈項目遍布城鄉(xiāng)。深化城市提質。結合“家門口”服務體系和“15分鐘生活圈”建設,加快推進“智慧停車”引導系統(tǒng),建設97間居家養(yǎng)老服務站點,升級45家農貿市場、26間公共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示范母嬰室、37座無障礙公共衛(wèi)生間,實現(xiàn)無障礙設施全覆蓋,以“小細節(jié)”彰顯愛心。深抓文化惠民。率先建設“臺山好人館”,全景展示好人事跡。依托石化公園、臺山高鐵站打造“好人主題公園”“好人長廊”,傳遞街頭正能量。建成街心公園等10個文化休閑場所,打造6個“粵書吧”、7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8個“全民共享閱讀圖書角”、17個“悅讀館”,建設數(shù)字文化館、智慧圖書館,讓市民群眾暢享優(yōu)質公共文化資源。 貼心聯(lián)建“暖意臺山” 秉承做群眾“貼心人”的理念,齊心干好群眾“暖心事”。守護長者“暖心飯”。在有條件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設長者食堂,按照“政府扶持、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原則,推出敬老愛心餐、廣東曲藝“私伙局”、國學堂、紅色閱讀、樂享廚房等五大特色服務,全力打造成“樂居、樂身、樂學、樂助、樂心”的“暖心驛站”。共筑兒童“暖心家”。統(tǒng)籌“兒童之家”“社區(qū)家長學?!钡汝嚨?,掛牌成立6家鄉(xiāng)村“復興少年宮”,動員文化、教育、科技等本地人才382人擔任少年宮輔導員,圍繞道德培育、文體娛樂、勞動實踐三大主題,推出僑鄉(xiāng)優(yōu)秀童謠合唱實踐課、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書法課、僑鄉(xiāng)小廚神等22類精品課,賦能未成年人全面發(fā)展。開展“430課堂”,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免費“帶娃”新場所。打造便民“暖心站”。行政服務大廳增設多個“便民服務區(qū)”,為辦事群眾提供免費復印、打印、掃描等服務,每天惠及辦事群眾逾千人次。打造漁民“避風港”,為回港漁民免費提供住宿休息場所,并配套生活物資采購服務。布局8個“紅色驛站”,為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環(huán)衛(wèi)工人提供休息納涼、歇腳充電、熱飯飲水等服務,在共建共治中增強責任感和歸屬感。 全心構建“暖行臺山” 積極動員廣大干群參與文明創(chuàng)建主題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和鼓舞群眾,不斷提高“暖心臺山”建設實效。特色活動造暖“滿園春色”。利用春節(jié)、元宵等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創(chuàng)新舉辦“到咱家過年”“到咱家過節(jié)”系列活動,邀請因疫情原因不能回家過年、過節(jié)的異地務工人員與本地職工歡聚一堂,讓異地人員感受到僑鄉(xiāng)的溫暖關懷。通過組織舞會、聯(lián)誼會等活動搭建單身青年交友交流平臺,讓廣大居民深切感受在僑鄉(xiāng)過節(jié)的獨特魅力。精準服務化育“滿城春雨”。依托“社工+志愿者”“項目+隊伍”“雙聯(lián)動”工作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共投入694萬元實現(xiàn)百姓“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文明實踐精準志愿服務模式,今年以來,共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快樂社區(qū)”等志愿服務活動3800場次,讓居民感受文明和諧社會的溫情。文明宣傳如沐“滿城春風”。精心印制《臺山市民文明手冊》40萬冊,通過開展“文明進社區(qū)”“文明城市大家談”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讓文明理念廣泛傳播。印制“文明臺山”宣傳品,邀請本地商場、超市等商家贊助合作,共同舉辦“文明城市線上調查問卷”有獎問答,通過線上參與活動的方式獲取“暖心小禮品”以及商家代金券,調動市民群眾積極參與支持文明創(chuàng)建。 同心齊建“暖心臺山” 建立“街長”“網格長”“包街包社區(qū)”工作制,成立工作專班,深化“部門結對”行動,唱響“暖心臺山”大合唱。上下同心,聚焦發(fā)力。市領導率先垂范,帶頭每月至少一次到掛點聯(lián)系社區(qū),聽取民聲,并帶動全市14萬多名志愿者下沉社區(qū),化身“文明宣傳員”“衛(wèi)生保潔員”“交通引導員”“隱患排查員”,常態(tài)化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網”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依托創(chuàng)文網格化管理推動城市治理,抓好“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組建一支352人的志愿樓長服務隊,實現(xiàn)鎮(zhèn)街、社區(qū)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全面提升社會服務效能。結對共建,匯聚合力。通過“單位+社區(qū)”結對模式,形成“上下聯(lián)動、左右協(xié)同、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去年以來,各部門單位高效配合,共完成“民心項目”282項。組建“九大工作專班”,全面完成46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整治“三線”2350千米、新增施劃停車位4150個、修復破損消防設施逾1000處,抓好城鄉(xiāng)環(huán)境整治,打造干凈整潔的公共環(huán)境。機制健全,激發(fā)活力。印發(fā)《臺山市義工(志愿)服務評選授星細則(試行)》,每年組織評選“臺山市志愿服務貢獻獎”“志愿服務優(yōu)秀項目獎”等8個獎項,有效激發(fā)群眾參與熱情。印發(fā)《臺山市“身邊好人”推薦評選實施辦法》《臺山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近三年幫扶困難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模范52人次,補貼、減免費用達53萬。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廣播等媒體專欄報道、廣泛宣傳,不斷推動全市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新風尚。 文明創(chuàng)建永遠在路上,惟有馳而不息,方可久久為功。下一步,臺山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暖心臺山”建設作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chuàng)建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從農村、社區(qū)、學校、機關、企業(yè)等五大領域統(tǒng)籌推進,全面建設新時代僑鄉(xiāng)文化光大之地。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lián)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lián)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