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三合鎮(zhèn)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xù)?
繼續(xù)訪問放棄
發(fā)布機構: | 本網 | 生成日期: | 2024-04-08 15:31:11 |
春夏季來臨,氣溫回暖,濕度回升,植物生長旺盛期,容易發(fā)生誤食有毒野生
植物中毒事件。為杜絕食用野生菌、野菜、野果而引發(fā)食物中毒事件,嚴格做好預防中毒工作,臺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為大家?guī)眍A防野生菌、野菜、野果中毒科普小知識,提高你我的食品安全意識,確保大家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預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采食野生蘑菇有什么危險?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鑒別需要具備專業(yè)知識及設備,僅靠外貌特征和氣味難以辨別,極易誤食引起中毒。
在野外,無毒的蘑菇往往與有毒的蘑菇混生,無毒蘑菇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沾染。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無毒蘑菇種類也有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無毒品種蘑菇,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
毒蘑菇所含毒素較復雜,因地區(qū)、季節(jié)、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異,中毒潛伏期為2小時至24小時,有的僅為10分鐘左右。毒蘑菇中毒類型按中毒癥狀可分為胃腸類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huán)衰竭型和光過敏性皮炎型等6個類型。其中最常見的中毒類型是胃腸炎型,一般多在食后10分鐘~6小時發(fā)病。主要表現為急性惡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或伴有頭昏、頭痛、全身乏力。但嚴重者會出現吐血、脫水、電解質紊亂、昏迷,以及急性肝、腎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癥狀嚴重,發(fā)病急,死亡率高。
珍愛生命,請自覺做到以下幾點!
1、不采摘。廣大群眾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于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于鑒別毒蘑菇并不容易,廣大群眾不要輕易采摘不認識的蘑菇。
不購買。切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guī)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不食用。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2、如果你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從業(yè)者),請加強員工教育培訓,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臺帳記錄等制度,嚴禁采購、加工、銷售來源不明、感官性狀異常的野生動植物。
不慎誤食該怎么辦?
目前,對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一旦誤食野生蘑菇后出現疑似中毒癥狀:
1、有條件的話要自行催吐,催吐的時候可以適當喝點水,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可以增強催吐效果。
2、盡快到最近的正規(guī)醫(yī)院尋求救治。告知醫(yī)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攜帶剩余蘑菇樣品或者蘑菇圖片供醫(yī)生參考,以利于后期鑒定及針對性的救治。
預防食用野菜中毒
在廣東,常見的野菜有蒲公英、苦麥菜、野茼蒿、白花蒿、薺菜等。部分野菜存在易混淆的有毒品種,需謹慎辨別。那么,常見不可食用的有毒植物有哪些?
01毒芹
莖上有溝,下有暗紅斑點,開白色小花,整棵散發(fā)臭味,其有毒成分是毒芹素,全株均有毒,其中根莖最毒,兒童誤服10g可致死,對哺乳動物有較強的毒力,國內外常有關于動物食用毒芹中毒的報告。
×毒芹 ×
水芹
02曼陀羅
別名大喇叭花,植株較高,約0.5-1.5米,全株均有毒,種子毒性最大。毒性物質為莨菪堿、東莨菪堿和阿托品等。食用和外敷曼陀羅葉均能引起全身性中毒,一般在食用30分鐘后出現癥狀,多為急性突然發(fā)病。
× 曼陀羅 ×
藜
03滴水觀音
滴水觀音,又名海芋,是天南星科海芋屬的大型常綠草本植物。海芋莖和葉內的汁液有毒,含草酸鈣、氫氰酸及生物堿。誤食會引致舌頭麻木、腫大及中樞神經中毒,皮外接觸會引致痕癢、麻木及發(fā)疹。
× 海芋 ×
芋頭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種野菜有毒
當心??!
這些“野菜”也有毒!千萬別碰
野菜并無特殊營養(yǎng)價值
01野菜真是純天然、更健康、更營養(yǎng)嗎?
事實上,大部分野菜雖是自然生長的,但并不算綠色食品。長在公路、工廠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汽車排放的尾氣、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會在野菜葉片表面沉積,長在公園、綠化帶等地的野菜也可能噴灑過農藥等,食用并不安全。
營養(yǎng)方面,雖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但因為野菜比較苦,且存在環(huán)境污染的潛在風險,大家在食用前會先浸泡、焯水,而經過處理后,野菜本身的營養(yǎng)物質也會流失,營養(yǎng)價值并不見得就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內草酸、生物堿的含量比較高,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營養(yǎng)上的優(yōu)勢。
02特殊人群需注意
食用野菜是否會引起不良反應?除了與野菜的種類、食用量有關之外,也與個人體質有關。
如魚腥草、野生小蒜等野菜含有大量揮發(fā)油等植物活性物質,易引起過敏反應;一些易過敏體質的人食用馬齒莧后,如果皮膚在太陽下暴露,極易誘發(fā)日光性皮炎。
另外,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多數野菜屬于寒涼食物,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食用。
食用野菜、野蘑菇中毒怎么辦?
停止食用、催吐、就醫(yī)
食用野菜、野蘑菇后有頭暈、惡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時,立即停止食用。
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時進行催吐。
攜帶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嘔吐物,及時就醫(yī)。
預防食用野果中毒
哪些野果有毒呢?
在農村,夏天是山上野果子最多的時候,有不少野果子雖然長相誘人,卻是有毒的,不能吃,吃了會中毒。
馬桑果
馬桑全株有毒,以嫩葉和未成熟的果實毒性較大,因其外形酷似桑葚,容易被誤食而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蛇莓
蛇莓的果肉含有一定的毒性,少量食用不會引起身體不適,如果食用過量,就會有中毒的危險,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出現發(fā)熱、紫癜、鼻出血、惡心、脘腹不適等癥狀。同時,蛇莓生長環(huán)境陰暗潮濕,容易沾染各種細菌、寄生蟲,很難清洗干凈,感染致命病菌也易引發(fā)中毒。
總而言之
不要隨意采摘
野花、野菜、野生菌、野果等
更千萬別吃!
安全第一?。?!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