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農業(yè)農村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xù)?
繼續(xù)訪問放棄
一、農藥的質量鑒別
(一)假農藥、劣質農藥的涵義
《農藥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農藥:
①以非農藥冒充農藥或者以此種農藥冒充它種農藥的。
②所含有效成分的種類、名稱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上注明的農藥有效成分的種類、名稱不符的。
③國家明令禁止生產或者撤銷登記的農藥(因其已不能作為農藥使用)。
《農藥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劣質農藥:
①產品質量不符合農藥產品質量標準的。
②超過質量保證期并市區(qū)使用效能的;或者限時使用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
③混有能夠導致藥害或其他損失的有害成分的。
④包裝或者標簽嚴重損壞的。
(二)農藥質量鑒別
首先要查看農藥產品標簽的標注。注意標簽上的農藥登記證號、產品標準號、生產許可證號和核準登記的適用范圍及防治對象,此外,標簽上還應標注有效成份、含量、產品性能、毒性、使用方法、生產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項、生產企業(yè)名稱、地址和郵政編碼等。如缺少上述任何一項內容,則應三思而后行,以免購買到假冒偽劣農藥。
另外,可根據以下標準來鑒別農藥產品:
①粉劑、可濕性粉刺應為疏松粉末,無團塊。
②乳油應為均勻液體,無沉淀和懸浮物。
③懸浮劑應為流動的懸浮液,無塊結。長期存放可能存在少量的分層現象,但輕輕搖晃后應能回復原狀。
④顆粒劑產品應粗細均勻,不應含有較多粉末。
⑤熏蒸用的片劑如呈粉末狀,表明已失效。
(三)辨別劣質農藥方法
準確的判定一個農藥產品的偽劣,一般需要通過法寶的農藥質量檢測單位,根據產品標準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指標及檢驗方法來判定。但農民朋友在購買農藥時,也可以通過以下幾種簡易的方法進行初步的辨別。
1、根據標簽辨別:合格的標簽應注明農藥名稱、企業(yè)名稱、產品批號、農藥登記證嚇或者農藥臨時登記證嚇、農藥生產許可或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產品執(zhí)行標準號以及農藥的有效成份、含量、重量、毒性、用途、使用技術、使用方法、生產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項等。殘缺不全或不清楚的標簽產品,就值得懷疑。
2、根據包裝辨別:一般說符合國家有關農藥包裝規(guī)定的,直觀來看,包裝、商標、產品說明書、出廠和檢驗合格證等都是新的,如果發(fā)現包裝用的材料陳舊、密封不好、有破損或包裝有在有小等問題,其質量值得懷疑。
3、根據外觀某些特征進行辨別:不同的農藥具有不同的特征,性狀和色澤,不同劑型不一樣。粉劑或可濕性粉劑,應為疏松粉末,無團塊,顏色均勻;如藥粉成團塊,藥味不濃或有霉酸異味,表明此農藥質量可能發(fā)生變化,影響使用效果;瓶裝的乳油農藥,如果發(fā)現渾濁、分層或有沉淀物、絮狀物等,說明農藥質量可能存在問題;懸浮劑若發(fā)現有嚴重的結塊,也表明質量可能存在問題。
4、與農藥登記證或《農藥登記公告》或中國農藥信息網核對。國家規(guī)定,生產農藥必須辦理《農藥登記證》或《農藥臨時登記證》。作為一個賣農藥的銷售商,手里應有一份產品的農藥登記證復印件。因此,農民朋友購買農藥時,可要求生產上或經銷商出示該產品的登記證復印件。如果沒有登記證復印件,可在農業(yè)部每年發(fā)行的《農藥登記公告》上查找。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通過電腦在《中國農藥信息網》上核對,如發(fā)現要買的產品標簽與登記證復印件、《農藥登記公告》上或網上公布的內容不一致的,尤其是沒有查到登記證號的,無廠名廠址、無產品名稱的,建議農民朋友不要買,應當及時將此情況向當地農業(yè)部門等政府機構反映。
(四)農藥失效鑒別六法
直觀法對粉劑農藥,先看藥劑外表,如果已經明顯受潮結塊,藥味不濃或有其他異味并能用手搓成團,說明已經基本失效;對乳劑農藥,先將藥瓶靜置,如果藥液渾濁不清或出現分層(即油水分離),有沉淀物生成或絮狀物懸浮,說明藥劑可能已經失效。
加熱法適用于粉劑農藥。取農藥5-10克,放在金屬片上加熱,如果產生大量白煙,并有濃烈的刺鼻氣味,說明藥劑良好。否則,說明已經失效。
漂浮法適用于可濕性粉劑農藥。先取200克清水一杯,再稱取1克農藥,輕輕地、均勻地撒在水面上仔細觀察,在1分鐘內濕潤并能沉入水中的是未失效的農藥,否則即為失效農藥。
熱溶法適用于乳劑農藥。把有沉淀物的農藥連瓶一起放入溫水中(水溫不可過高,以50℃—60℃為宜),經1小時后觀察,若沉淀物慢慢溶解,說明藥劑尚未失效,待沉淀物溶解后還能繼續(xù)使用;若沉淀物難溶解或不溶解,說明已經失效,不能再使用。
稀釋法適用于乳劑農藥。取農藥50克,放在玻璃瓶中,加水150克,用力振蕩后靜置30分鐘,如果藥液呈均勻的乳白色,說明未失效,否則即為失效農藥,上層浮油愈多藥性愈差。
振蕩法適用于乳劑農藥。對于出現油水分層的農藥,先用力晃動藥瓶,靜置1小時后觀察,如果仍出現分層,說明藥劑已經變質失效。
二、肥料質量的鑒別
化肥品種繁多,假冒偽劣產品也充斥市場,因此,農民朋友們在購肥時一定要注意。下面介紹一些簡易的識別方法:
包裝材料:外袋為塑料編織袋,內袋為高密度或低密度或改性的聚乙烯薄膜袋(僅碳銨內袋可用聚氯乙烯薄膜袋),也可用二合一復合袋(塑料編織布/膜),但碳銨不用復合袋包裝。如用復合袋包裝,鈣鎂磷肥和硝酸銨則要用三合一袋(塑料編織袋/膜/牛皮紙)包裝,鈣鎂磷肥也可用布/紙二合一袋(塑料編織袋/牛皮紙)。凡包裝材料不符上述要求都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
包裝袋上的標志:包裝袋上應標明有肥料名稱、養(yǎng)分含量、等級、凈重、執(zhí)行標準號、生產廠名、廠址,有的還有肥料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編號等。如果上述標志沒有或不完整,有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如果是散裝肥料(過磷酸鈣、磷礦粉等),因其養(yǎng)分含量不能從外表鑒別,要索取廠方質量保證書,最好先送質檢部門檢驗后接質論價來購買。另外還要注意包裝是否完好無損,如發(fā)現拆封痕跡,重封跡象或使用舊包裝,一般不要購買。肥料名稱不能出現“××王”、“××晶(精)”、“××煲”、“××靈”等字樣。
另外,在購買復混肥時,還應注意產品凈含量、總養(yǎng)分含量以及分別標明氮、磷、鉀含量等。
養(yǎng)分含量主要指氮、磷、鉀含量,如果產品中添加中量元素(硫、鈣、鎂、鈉)或微量元素(銅、鋅、鐵、錳、鉬、硼),應分別單獨標明各個中量元素的含量及總含量、各個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總含量。不得出現氮+磷+鉀+硫+鈣+鎂+鈉+銅+鋅+鐵+錳+鉬+硼≥58%、85%等標法。
以鈣鎂磷肥等枸溶性磷肥為基礎磷肥的產品應注明為“枸溶性磷”。產品如含硝態(tài)氮,應在包裝容器上標明“含硝態(tài)氮”。如產品中氯離子的質量分數大雨3.0%,應在包裝容器上標明“含氯”。
在規(guī)定每袋凈含量范圍內的產品中有添加物時,必須與原物料混合均勻,不得以小包裝形式放入包裝袋中。
此外,應注意保留購肥憑證:購肥憑證是發(fā)票或小票,票中應注明所購肥料的名稱、數量、等級或含量、價格等內容。如果經銷單位拒絕出具購肥憑證,農民可向農業(yè)行政執(zhí)法部門或工商管理部門舉報。
如果購肥半噸以上,最好留有一袋不開封作為樣品,等待當季作物收獲后沒有出現問題再自行處理。
根據各種化肥鎖具有的物理性質,總結出單質化肥的鑒別方法并編成順口溜,以便于記憶:
鑒別化肥簡易行,潔凈鐵片先燒紅。
化肥分別鐵上放,統(tǒng)統(tǒng)表現不一樣。
鐵上冒煙化成水,尿素應該沒問題。
如是僅熔不冒煙,氨氣味道是碳銨。
如果融化有火星,氨氣味道是硝銨。
鐵上蒸出紫紅焰,吱吱微響是硫銨。
鐵上冒出鹽酸味,氨氣味道是氯銨。
磷肥多位灰白色,鐵上味道不好聞。
放在鐵上噼啪響,氨味沒有硫酸鉀。
上述現象都沒有,假冒偽劣在其中。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email protected]